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讨论会

作者:管理学院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15     信息来源:管理学院      阅读次数: 【关闭】

5月14日下午,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全体教师在致真楼1107教室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讨论会。会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:

一、课程设置优化分析

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团队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用人需求,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,大家一致认为课程体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,既要突出大数据与会计的融合特色,所设课程也要切合学生当前学情实际。

在专业基础课程方面,应保留并强化《基础会计》等传统核心课程,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。同时,也要新增《大数据基础与实务》等课程,使学生掌握大数据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。在专业核心课程中,设置《智能化成本核算与管理》《智慧化税费申报与管理》等课程,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会计的各个领域,培养学生运用大数据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能力。此外,一定比例的通识课程还应保留,如《会计文化》《商务礼仪》等,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竞争力。

二、课时分配合理调整

为了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,各参会老师对每门课程的课时分配也进行了深入讨论。对于专业基础课程,课时应相对充足,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。例如,《基础会计》等课程建议设置48课时。

对于大数据相关的技术课程,考虑到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,课时分配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,整体课时不应小于32。如《大数据基础与实务》课程,应安排40课时以上。专业核心课程则应根据其重要性和难度进行合理分配,如《智能化成本核算与管理》《智慧化税费申报与管理》等课程建议设置64课时,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学习和实践。

三、课程开设学期规划

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进度,对各课程的开设学期还需进行精心规划。第一学期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,帮助学生奠定专业基础,培养基本素养;第二学期开始,基于学生考取会计初级证书等需求,开设《初级会计实务》《智慧化税费申报与管理》课程;从第三学期开始,应逐步增加专业核心课程和大数据技术应用课程,如《智能化成本核算与管理》《大数据基础与实务》,使学生将会计专业知识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。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,进一步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实践,增加一定比例的实训课程,同时在第五学期完成毕业设计指导。第六学期主要用于岗位实习和就业指导,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走向工作岗位。

此外,在课程学期规划中,还应统筹兼顾每学期的课时均衡,确保学生在整个高职生涯的课程学习能够松紧有度,科学合理。

本次教研活动围绕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课程设置、课时分配和开设学期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,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。后续,专业教师团队将根据本次研讨结果,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详细修订和完善,确保培养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。

供稿:刘芃

初审:袁一

复审:颜洲

终审:耿学刚

Copyright 2020 All Right Reserved. 版权所有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

地址:澳门赌场丰乐大道2188号

电话:0550-3854695 0550-385458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