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蓝字关注我们
高校科技进展
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(知识产权中心)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,购置了高校专利管理云服务、Innograph、incoPat、ProQuest Dialog等专利检索与分析平台,提供专利预检索、专利分析、专利导航、专利交易和运营反馈等服务,为18个科研团队开展了专利导航分析。
实施高价值专利挖掘与培育工程,引入外部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,围绕优势行业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遴选重点项目或优势研发团队,布局基础专利、支撑性专利、延伸性专利、防御性专利等,构建高价值专利组合,形成保护合力,确保权利稳定性。
例如:围绕“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”布局15件专利,并成功应用于湖南猎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车型上,预计每年可产生综合经济效益3200万元。
依托学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,借助中心丰富的专利信息资源,围绕学校重大、重点科研团队,提供专利信息检索分析、专业技术分析导航服务,使科研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产业发展、技术创新趋势,把握竞争优势,寻求市场机遇,为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、成果保护及成果转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。此外,与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,进行知识产权信息分析、市场前景评估、专利导航和布局等。
每年自筹经费500至1000余万元,遴选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,开展专利导航和高价值专利培育,形成一批高质量专利成果,促成专利转让和实施许可项目、横向合作项目共计68项,转化金额达到5802万元。
南京理工大学建设先进焊接装备技术领域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,建立包括专利导航、专利挖掘与布局、专利申请、专利运营的有效服务机制。
1.进行专利态势分析,梳理现有技术清单,分析关键技术和空白点。
2.开展专利布局,申请前进行预审查新,形成一批核心高质量专利,构建形成专利池。
相关技术成果已在国防、高档装备、承压设备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轨道车辆等领域大型国企、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得到应用。
江苏大学发挥在农业装备工程领域的学科优势,联合企业共同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。
1.建立组织管理机构,形成高价值专利全流程管理规范,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平台,深入开展专利竞争态势分析,并围绕核心技术进行战略性布局。
2.建立智能农业装备高价值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及专利申请预审机制,在专利申请前,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行业专家对研发成果的技术先进性、市场应用前景进行评估,选择较好的研发成果,提交完整、充分的技术交底书。专利服务团队围绕技术难点开展关键技术分析,制定专利布局策略,完成高质量专利申请。
例如:围绕核心技术“一种轴向喂入式稻麦脱粒分离一体化装置”布局了23件发明专利,并以专利许可的方式应用于履带式联合收割机龙头企业,建成多条高效能联合收割机生产线,形成了年产6万台的生产能力,近三年共销售产品86082台。